![]() |
|
創(chuàng)信財務第十九屆《道德經(jīng)》學用讀書會 | |
發(fā)表時間:2018-10-29 閱讀次數(shù):6299 字體:【大 中 小】 | |
本期讀書會是我們創(chuàng)信財務內(nèi)部舉行的第十九屆《道德經(jīng)》學用活動,將由我們親愛的小蘭姐為大家主持。 第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家人們一起誦讀道德經(jīng)第11章到第20章的原文及悟道心得。 接下來我們觀看了一段臺灣高僧空海法師的演講視頻。 空海法師簡介: 當代空海法師,本名郭永進,1955年9月出生于臺灣嘉義縣的農(nóng)村。從小勤奮好學,國小時期即對生命的神秘與因果產(chǎn)生好奇。青少年時期看到世間種種苦難,萌生悲愍之心。高中時期開始熱衷于人生哲學、生命學的探討。 視頻內(nèi)容主要說的是萬物皆有靈,我們要用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來對待他們,尊重他們。 符經(jīng)理給我們科普了巴克斯特實驗,植物也有感情。 1966年,有位叫巴克斯特的美國情報專家在給庭院的龍血樹澆水時,他腦子里突然出現(xiàn)了一個古怪的念頭,竟然把測謊器的電極綁到了一株龍血樹的葉片上,想測試一下龍血樹的反應。結果,他驚奇地發(fā)現(xiàn),當植物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后,測謊器上顯示出的曲線圖居然與人在激動時的情況很相似。巴克斯特的這一發(fā)現(xiàn)引起了植物學界的巨大反響,并由此在植物學界掀起了探索植物心理奧秘的浪潮。人們稱巴克斯特關于“植物有意識” 的發(fā)現(xiàn)為“巴克斯特效應”,這表明植物和人一樣,都具有某種感情色彩。 接下來是家人分享環(huán)節(jié)。 針對剛剛的視頻,結合我們的工作生活,分享自己的感悟。 高姐:孩子需要鼓勵,就像植物需要水。 華姐:人不管身處何種崗位都不能傲慢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學會感恩,才能延續(xù)。 吳平:萬物是偉大的,珍惜來之不易的食物,不要以為自己了不起,常懷感恩心包容心。 徐老師:做到身(身心健康),生(生動的儀態(tài)),聲(學會表揚),會讓我們變得更美麗。一個成功的人,百分之十五靠智商,百分之八十五靠情商,情商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。 陳總: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能量組成的,不能有惡的念頭。 亞萍老師:跟先生鬧矛盾,及時控制住了情緒,回到原有的狀態(tài),避免了悲劇的發(fā)生,這就是情商。 朱玲姐:在這個正能量的場里,能更好地處理朋友,家人和生活的關系。 吳鶴老師:要強大自己的內(nèi)心,寵辱不驚。內(nèi)心自由自在,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愛。心懷敬畏,慎獨前行。 張老師:有一顆敬畏心,能感知到植物的心情。 靜靜:我們要有敬畏心,感謝食物讓我們填飽肚子,來助我們完成工作。要互相欣賞,互相鼓勵,共同進步。 麗麗:心存善念,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。 下面是隨機背誦《道德經(jīng)》原文五章環(huán)節(jié),還有小禮品贈送。 馬經(jīng)理:萬物皆有靈。很多時候我們會相信自己的眼睛,說眼見為實。可是有時候就是眼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。用心感知,接受的才是真實的信息。 最后家人們一起合唱《愛是我們的力量》 《道德經(jīng)》以其獨特的魅力將所有的家人凝聚在一起,沐浴經(jīng)文的洗禮,品悟道德的力量。在未來的日子里,讓我們一如既往將它當做企業(yè)文化,不斷地踐行、學用。 本次《道德經(jīng)》讀書會到此結束, 感謝嘉賓們的到來,感謝所有家人的支持!感恩你們!期待我們下次讀書會再見! |
|
上一篇:國學經(jīng)典和企業(yè)文化的愜意融合道德經(jīng)第十八章《失道走反》 | |
下一篇:創(chuàng)信&妙通家人聚 九華祈福心之旅 | |
![]() |